VR地震体验平台、VR自然灾害避险、VR+救护技能体验、烟雾逃生屋、应急救援无人机、雷达生命探测仪、移动式消防炮……
5月9日下午3点半,在宝安区新安街道福城万达广场上,这些体验设施与应急救援设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路过的市民驻足体验、咨询与学习。
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9日当天,宝安区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此举行,通过授牌2022年度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向市民派发宣传资料、接受市民咨询、开展应急演练和技能比拼等多项活动,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营造全社会热情参加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目前宝安已创建94个深圳综合减灾社区、2个全市应急管理标准规范试点、19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将防灾减灾落实到了“最后一公里”。
为了深入开展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增强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宝安在5月9日在福城万达广场举行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活动由宝安区减灾委主办,区应急管理局承办,区人民武装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区水务局、区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宝安消防救援大队、宝安排水有限公司、新安街道办等单位协办。
宝安区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仲维华介绍,据气象部门预测,2023年汛期气候将呈现“降雨前少后多,旱涝急转;暴雨集中,雷雨多发;台风偏多偏早”等特点,可能引发内涝积水等次生灾害,会威胁城市安全运作,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仲维华表示:“这就要求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行动起来,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逐步的提升我区灾害风险治理能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宣传活动设置了主舞台区、互动打卡区、设备体验区、游戏互动区、设备展示区、艺术展板区、宣传咨询区、礼品兑换区等八大主题区域。
宣传咨询区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介绍并派发宣传资料,向市民解答不相同的领域方面的安全知识。
艺术展板区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台风、暴雨、地震等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现场设置数块展板向观众展示。
在设备展示区,宝安区人民武装部、消防救援大队、宝安排水公司有限公司、宝安区应急管理局将一批防灾减灾救灾高新技术设备装备带到了现场。
最受市民欢迎的设备体验区,设置了VR地震体验、VR自然灾害避险体验、烟雾逃生屋体验、救护技能体验等,帮助群众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黄先生带着7岁的孩子体验了烟雾逃生屋。黄先生说:“之前和孩子说过发生火灾该怎么办,但孩子缺乏体验,很容易忘记。刚才在烟雾逃生屋里,浓烟呛得眼睛疼,我和孩子说开门时,要先用手背碰门,要如何找出口,孩子说学到了很多。”
在救护技能体验区,市民在工作人员操作示范和指导下,纷纷上前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操作和AED使用,学习热情很高。陈小姐学习使用AED进行心肺复苏后说道:“学会了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能保护家人和朋友,挺好的。我学会了后,打算教给家人。”
市民王先生表示,在参观和游戏的过程,学习了防灾减灾知识,并与家人朋友分享收获,帮助家人朋友提高防灾避险意识。
宝安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把更多的资源放在互动体验项目上,让市民在游戏体验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
近年来,宝安区防灾减灾工作水准不断提升,高质量完成了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和评估工作,为普查成果应用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大力创建减灾示范社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将防灾减灾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自2021年启动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宝安已成功创建94个深圳综合减灾社区、2个全市应急管理标准规范试点、19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将防灾减灾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2022年9月,深圳市区域标准《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发布实施后,宝安区推荐沙井街道大王山社区、航城街道钟屋社区作为全市应急管理标准规范试点,加大扶持和指导,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与此同时,宝安大力推进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标创建工作,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自2021年以来,宝安共创建6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但防灾减灾工作并非一时一刻之事,必须持之以恒,抓紧抓实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持续营造良好安全的环境,将筑牢安全防线融入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新篇章,才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护航全社会高质量发展。
因此,宝安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去年宝安高质量完成了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等各项工作的调查和评估,接下来各街道、各相关的单位要将深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结合辖区实际,推动普查成果应用,加大普查成果科普解读和有关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让全社会及时知晓普查成果及其应用效益,着力营造人人知晓普查、支持普查、参与普查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格局。
在宝安看来,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也十分重要。宝安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各街道、各相关的单位要充分的利用各类传播平台,推送通俗易懂、内容生动的科普产品,开展灾害风险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宣传教育,提升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把人民群众“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作为防灾减灾宣传科普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的收官之年,各街道、各相关的单位也将力争做好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确保2023年完成创建100%的目标,实现辖区综合减灾社区全覆盖。